——So they forgo the rat race and learn to be grounded in the simplicity of life.

当我们在谈论内卷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banner.jpg

 
      笔者思考许久,是否要以这个看似老套的卡佛句式作为开宗明义的标题,丝毫不觉自己也落入了内卷陷阱,去追求一些毫无价值的“与众不同”。因此,本篇不多赘述内卷背后的深刻哲学式定义,仅对其做浅显的罗列及解读。
 
        内卷是什么?
 
        没有发展的发展 + 低水平的复杂化
 

进化的对立面

f44734d108460eab9f3fde427bfc0dc.jpg

        直观而言,内卷是一种 “向内演化” ,或者绕圈圈。它是一种向内收敛的,无实质意义的消耗。

        还有另一种生动的说法,将内卷译为“rat race”,试想一群老鼠为了一点面包屑在下水道头破血流地争抢,是多么低级且无意义,内卷亦是如此。

囚徒困境

22222222.jpg

        囚徒困境 (Prisoner’s Dilemma) 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明明两位嫌疑人只需均选择抵赖就可直接释放,但二人最终选择了对个人而言风险更小的最优解:坦白,最终双双入狱。

        囚徒困境反映了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内卷的每个人看似都付出了成倍的努力,但对整个集体而言,却并没有得到任何发展与进步。

集体无意识

1c673fc21dfd744b4c2368e579bc0e8.png

        集体无意识是指人类共同拥有的潜在心理结构和本能,这些结构和本能是基于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共同经验和遗传基础形成的。

        集体无意识可以影响个体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或许没有人能说清楚为什么自己要加入内卷的行列,但是他们知道如果不这么做,就会显得格格不入。

内卷的根源:人们更喜欢做加法

文献.png

罗翔老师谈“内卷”

552a756b31bb6c5eb4dcb66dc196851.jpg

新国辩:“内卷”是真问题还是假问题

36bd50fa726e2e10538638883ea9778.jpg

你是否存在“内卷化“特征?

WechatIMG561.jpeg.1

如何摆脱“内卷”?

WechatIMG560.jpeg

思维转变

01: 培养多元化思考模式

六顶思考帽

 

      六顶思考帽是“创新思维学之父”爱德华·德·博诺(Edward de Bono)博士开发的一种思维训练模式,或者说是一个全面思考问题的模型。它提供了“平行思维”的工具,强调的是“能够成为什么”,而非 “本身是什么”,是寻求一条向前发展的路。

 

img.jpg

 

LEARN MORE

02: 减少恶性竞争的意识

竞争优势效应,人人都爱竞争?

        阿德勒曾经提出:“每个人的一生,都在追求一种优越感”。人们与生俱来有一种竞争的天性,即使是在双方有共同利益的时候,人们往往也会优先选择竞争,而不是选择对双方都有利的“合作”。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竞争优势效应”Competitive edge effect)。

什么是恶性竞争?

       卡伦霍妮:病态竞争与正常竞争的不同之处

  1. 不停地拿自己与他人比较,甚至即使在不需要作这种比较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2. 病态的野心不仅是要比他人取得更大的成就,而且是要使自己显得独一无二,卓尔不群。
  3. 这些野心中隐藏着敌意,即“只有我才应该是最美丽、最能干、最成功的人”的态度。

如何减少恶性竞争?

  • 推崇双赢理论;荣格 “我 + 我们 = 完整的我”:
    • 与懂得分享你的价值观的人密切合作
    • 尽可能地向对方学习
    • 营造一种合作而不是冲突的气氛
    • 在面对威胁时,不要表现出胆怯
    • 学会聆听,习惯于沉默,避免妥协折衷
    • 绝对不要走极端
    • 发展关系,而不是征服

 

 

03: 规避物化思维的倾向

        内卷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会让人失去主观感知的能力,而只是在麻木的机械行动中运作。在社会达尔文主义大行其道的当下,人们试图计量周围的一切,却忘了自己作为人的主观认知,思考和感受。

        在此引用罗翔老师的一段话:

  • 你一旦把别人当做竞争对手,就一定把他人物化,会把他人当做工具人;一旦把别人当做工具人,你就会把自己当做工具人。当你瞧不起别人,其实也是瞧不起自己;瞧不起自己,必然瞧不起别人。于是你就会加入内卷的残酷竞争,人和人攀比竞争的过程中,我们内心的幽暗和兽性就会被激发出来,那时我们就会忘记我们作为人本身的尊严。所以,人最好是和自己比,是不是比昨天变得更好,是不是比昨天更努力,是不是正朝着完美的方向不断前进。

拥抱自我

01: 学会自我关怀

由内而外地善待自己

 

  • 身体层面:尝试唤醒、呵护自己的感官,如:洗个热水澡、外出散步、与电子设备适当“断联”... ... 
  • 心理层面:建立积极的自我对话,像对待亲密的朋友一样与自己沟通。每天多称赞自己一点,多肯定自己的进步,允许自己犯错和感到虚弱,不要在小事上过分苛责自己。

建立个人边界

        个人边界是指由你自己创造的规定、准则和限度。它们能够帮助你在生活和关系中分辨什么是合理的、安全的,以及外界如何对待和评价你是可以被允许的,一旦超越界限又该怎样应对。
        积极健康的个人边界的两个重要的核心:

  • 学会将自己的需求和情绪放在首位,而不是一昧地迁就他人。

  • 一旦个人边界被挑战或冒犯,学会说“不”。

提升自我觉察

 

      自我觉察是指一个人能清晰认识到自我的意愿和能力,包括了解自己在别人眼中是怎样的人。准确的自我觉察不仅能帮助我们全面、深入地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需求,还能有效地与外部建立更加结实且有弹性的信赖关系。
        自我觉察的训练方式:

  • 正念练习、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以及在日常生活里通过改变叙事方式来完善对自己的了解。
    比如,在向他人回忆并讲述你生命中的重要事件时,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视角去描述“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以及给你带去了怎样的影响等等。

02: 情绪与压力管理

        情绪与压力问题是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人群的共同话题和痛点。

        压力每个人都有,你是否能正确认识和应对压力?

        西浦学习超市(Learning Mall)自研课程——《情绪与压力管理》,将带领你:

  • 了解情绪和压力的产生、影响,以及应对方法和策略
  • 提升个人状态及工作绩效,构建积极乐观的工作生活态度

 

点击下方图片加入学习⬇

情绪与压力管理.png

03: 养成“宁静的自我”

        Bauer认为,想要自我变得更加成熟而宁静,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做出努力。你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始尝试(Bauer & Wayment, 2008):

 

a. 有距离的觉察

 

        在自身与情绪之间,拉出一段用来观察的距离。这个距离能够帮助我们在负面情绪的压力下,也能看到长远的目标,看到忍耐当下负面情绪的意义,并质疑自己的负面情绪是否合理,从而逃离负面情绪,停止焦虑的恶性循环。
        同时,这种距离也给了我们审视自己选择的机会。我们在追求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吗?当我们能够更清晰地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我们就会更少受到外界的干扰,并专注于少数真正是自己生活目标的事情。


b. 视角转换       

 

        灵活地转换视角,意味着我们要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有较强的同理心。 想要获得这种能力,你可以试着在思考他人观点时,有意识地将自身抽离出来,以“第三方”的角度思考。 
        这样做能够帮助我们尽量卸下防御,不因过度算计得失而封闭在自己的思维世界里,从而发现自己和他人之间关系的更多可能。

 

c. 包容性身份

 

        我们要能够意识到,“我”与他人是“相互依存”(interdependent)的。当我们渐渐感受到自己与他人作为“命运共同体”而存在,自己和工作伙伴,朋友,亲人和伴侣,都是共同经历着命运的关系——这种认识会让我们的心态变得更包容和更开放,我们看待他人和世界的眼光会发生改变,从而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焦虑。


d. 持续成长


一个拥有成长性思维的人,相信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都不会永远是当下的模样,也因此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现状保持更多的宽容。

 

LEARN MORE

推荐阅读

0001.png0002.png0003.png0004.png0005.png

banner (2).png